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4-01-23

这几天有个‘自媒体必死’的文章在WeiMedia群里引起讨论,这个文章我没有细读,一看就是标题党。什么必什么的有违基本常识。

看大家的讨论意见,都有理,都不全。很正常,大家都是盲人摸象。尤其是各自心里‘自媒体’的标准都不一样的情况下,意见相左很正常。

自媒体这个词疯狂出现,是在有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因此最初的自媒体指代,就是指独自依靠微信公众号来写作的个人,叫微信自媒体似乎更合适。这一类后来又出现了网站和媒体的公众号,也可以称为微信自媒体,但其实是有团队的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比如某某报、某某网站。

广义的自媒体,可以包含微博、博客、微视频等等一切自己创作并传递信息的形势和手法。

借用通行的划分方法为参照:(按先后顺序)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那么,博客这样的自媒体,属于第四媒体(兴起在互联网时期);微信公众号这样的自媒体属于第五媒体(兴起于移动互联网)。不容易明确区分的是,现在互联网上的一切都转向移动互联网了,很难在简单的对话里,区分定义的很清楚。

微信自媒体,是目前最新的自媒体方式,属于第五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点对点传播的。微信自媒体理论上可以让任何一个人都成为自媒体,你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这种媒介方式,让你想表达的信息到达需要的人。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在乎话语权,没有的时候它会要求,有了其实不会那么多人都去用。

微信自媒体被炒的火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个人作者们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挣钱渠道。

微信自媒体,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属于最新的媒体了,不过从微信自媒体传播的内容来讲,能创新的和已经创新的幅度却不大。即便是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的微信自媒体作者们,内容也无外乎某家又PK某家,状告某家,鲜有突破性。并且大多是个人观点居多,即时新闻很少,这点又和微信一开始从心灵鸡汤起家有莫大的原因。一个个自说自话,神神叨叨,是微信自媒体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占比最大的属性。

从新闻即时性来讲,微信自媒体差微博很远。微博挑战了博客自媒体而壮大,微信自媒体也可看作是博客自媒体对微博的反扑。互相较量之后谁会胜出呢?在大监管之下没有谁能胜出。大突破依然要傍大势。商业环境造就的媒体的扭捏体态,永远不能和政治环境造就的媒体的铁血相比。

王功权承认犯罪了

另外,很多的讨论还是在微信自媒体怎么盈利这个问题上,其他稿费套路依旧。多利用点对点、o2o是方向。比如,调查。

昨天WeiMedia群里还讨论开开咖啡馆提供简餐什么的,价值观的多样性很令人震惊。其实,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你的自媒体就会是啥样,吸引的读者也会相匹配。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开始微信自媒体的尝试是必须的,完全建立新团队比较好。

2014-01-09

再说自媒体运营

百度百家开张前后,搜狐IT的主编潘越飞感到了压力,迅速出了一个自媒体不再付费,该做优秀稿件奖金的制度。还拉上魏武挥给写了一篇新政策的论证。然后,还没看见下文。

前天,和菜头写了一个为什么不入住百度百家,潘越飞又迅速地起立反映了,找人要和菜头的微信号。和菜头说出了他的心声?

菜头的文章,是从自媒体能否在百度百家赚到钱的角度去分析的,有理。不过,很多自媒体在百度百家发文,主要关注的可能还不是个人收入,从单篇文章展示量来看,放在百度新闻首页的百度百家,优势还是很大的。

一年前腾讯启动的大家,投入2000万,分给他们认为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充实当时还没有什么原创内容的微信。我一开始也看,后来觉得越来越没啥意思,就取消订阅了。

现在有个小理论是,好文章最终会被朋友圈里的朋友转到你的眼前的,所以所有的订阅,都可以不急着打开。晚看一两天死不了人。重大的新闻,其实你想不看到都不可能。

一个人要持续写出高质量的文字,实际上是一个很难得事情,说需要鞠躬尽瘁一点都不为过。普通人又有多少肯鞠躬尽瘁的呢?

我一直觉得,文字是带有能量的。当作者在码字的时候,会赋予能量在其中,就像歌者在演唱的时候,是否投入了足够的感情一样。华丽辞藻充斥的文字,就像只是炫技的演唱。朴实真挚的文字,能量在里面,就会打动人,直至成为经典。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另一个角度说,长期投入能量的写作,会死人的。

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情节,主角得到了一个异果,吃下后功力大涨,如何如何…..读者当时读者很爽,过后却很无趣疲劳。我觉得恰恰是作者委托那个主角,将读者们的能量都吸收而去。

扯远了,回到自媒体。

自媒体之所以还拖着媒体这个尾巴,就说明许多事情还是要按照媒体的属性来办。媒体发展已经几百年了,这么多年形成的一些规矩,是有它的道理的。栏目划分、采编合作、编辑部选题会议等等吧。

自媒体的理想状态是,每个自媒体都有不错的功力,并且覆盖各行各业,这样足够多的自媒体就能在各个领域产生优秀的内容,进而汇总展示,完胜现有媒体。还可以再冠以大数据、媒体云等时髦名词。

在信息过剩,垃圾信息充斥的当下,自媒体人更需要的是像传统媒体学习,别光想着造传统媒体的反。首先要学习的是编辑部选题会议。我多么希望WeMedia好友群里讨论的是各自的选题,是互通信息和观点的地方,甚至是求助大家来论证一个事情。而不是现在这样都是来推销自己的。这几天更甚,都是拉票的。

自媒体人的猥亵之处是知道点什么事,还藏着掖着,似乎生怕别人抢了你新闻似的。你不都自媒体了,和传统媒体不一样了,怎么这毛病一点没丢还发扬光大了。

一方面是自大的不得了,一方面又自卑的不得了,还有就是没有底线,这就是当下很多微信自媒体的大头照。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自媒体没有底线就不成为自媒体。

中国经营报的改革,是有可能成功的。展示平台全部迁徙到PC端和手机(无线)端,内部运作依然需要记者,编辑,选题会等等。起码现有的自媒体们要做一个专题,是做不过传统媒体的。

我上一篇讲到自媒体经纪公司,核心就是自媒体人需要抱团,需要集体的力量来突破。而这种集体的力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家约定在一个组织),目前看来百度百家的组织方式还有问题。

潘越飞是有机会的,搜狐IT同样可以成为一个组织者,搜狐同样有展示渠道,编辑部的能力可能比百度新闻更强?。需要的就是组织者要真心的为自媒体着想,并且能站在一个高度上来组织选题。目前的状况不是贪多,说我有多少多少自媒体,是精兵突围,找一个模式出来。

以前techweb的龙门阵,搜狐也有个类似活动,叫啥忘了。可以改进为自媒体选题会。意思就是选题会也可以线下来开,自媒体人聚聚很有必要。选题策划,策划到一个什么样的范围、程度,后续的完成,组织展现等等,都是需要去尝试的,找到最适合移动端用户的节奏。网站端的保存和汇总展示,又有手机端达不到的效果,后续还有其他手段。这都需要潘越飞们来努力。

自媒体还会发展,接下去会进一步打破企业的信息屏障。企业想要的状态时,披露对自己有利的,屏蔽不利的。这个违背互联网本性。迟早会被打破,是不是自媒体们能做到还难说。

另外,深知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是企业内部的人。以前不是记者知道的最多,以后也不是其他自媒体知道的最多。这是一个需要尝试的方向。潘越飞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擂台,让企业出来展示、打擂。微博不就为大佬们建立这样的平台么?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频道就叫 市场总监,各家有本事的就来说,网友当观众,自媒体来评价。也可以叫 大佬擂台 等等。这些恰恰是微信公众号玩不了的。

自媒体们总想着是百度百家给的钱多,还是哪里给的钱多,如何靠写自媒体就能买车买房,太天真了。预计不久的日子,会有‘自媒体甲乙丙集体宣布退出百度百家,入住…..’的新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