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刘骏在IT龙门阵演讲时谈了整合搜索,并介绍了已经取得的一些进展。
有网友提问整合搜索与垂直搜索的关系,刘骏讲得比较技术化,我这里白话一下,算给不熟悉互联网的朋友一个解释。
搜索最初的发展从雅虎做网站分类开始,也就是说,最早人们只需要找到一个网站就行。随着互联网内容的爆炸式发展,这种搜索不行了,人们需要找到具体的网页,google开始满足这类需求。进而,同类别网页也太多了,同关键词不同种类的网页也太多了,所以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就需要整合搜索和垂直搜索。
google的整合搜索像傻瓜相机,上网就会用,输入一个关键词就有个差不多的综合结果(网页、网站、新闻、图片)给你。当然,google希望它达到专业相机的水准,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垂直搜索就是根据不同需求换变焦镜头。搜房、酷讯、爱帮、奇虎等等。
任何搜索都是用技术来替你从互联网信息大海里往外捞针,整合搜索给你捞出一把针(毛衣针,绣花针,纳鞋底的针,厚衣针,薄衣针,定海神针),垂直搜索给你捞出一类针(比如不同的绣花针)。垂直的范围也有大小,比如爱帮定位自己是一个大类,生活服务类的搜索,算比较大的垂直搜索。或者比较小的整合搜索?
搜索引擎今后的发展,从人们的需求上说,找到网页已经不是问题,要找能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所以百度知道火起来了,奇虎开始了经验搜索。我觉得还有一个,就是随着上网的人越来越的,SNS的兴起,将来没准需要一个找人的搜索引擎(个人信息、信用等级、嗜好、良好记录、不良记录、生活经历、喜欢的品牌等等)。网易的有道,定位在博客搜索,很可朝找人这一块多努力。可以肯定的是,当有道的销售出去卖广告的时候,肯定是说:我们知道哪些人可能会购买你的产品!
不论叫什么搜索,最快给出准确答案的搜索就是好搜索,靠的还是技术能力和用户体验。
—————————————
大度咨询:08年中国新媒体发展十大主流趋势
大度咨询发布互联网个人应用发展趋势报告
目前的视频网站,无疑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方面是视频受众群体的增长,视频内容的不断扩充。另一方面是尚未明晰的政策,版权的重压。在尚未盈利,即将到来的盈亏平衡点面前,有人可能会随时倒下,而那背后就是风险投资人的高额资本。
在这个关键时刻,视频网站显得十分无奈,尽管十分不满刚刚颁布的管理条例,却要表现出支持、尊重等等。同时,都在积极寻找那所谓的“国营”靠山。
国内的形式尚不明朗,美国的博客也出来捣乱:在这篇博客中,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优酷网成为作者举例对比的对象,认为其日视频播放量(VV)过亿的情况跟YouTube相比有很大距离。
优酷网CEO古永锵拿出尼尔森的数据进行反驳:尼尔森报告结果显示,截至12月 16日,优酷网日视频播放量突破一亿,日独立访问用户数高达一千二百万。这一数据,是整个中国互联网VV首次突破一亿大关的第三方独立权威官方认证。通过各项数据的比对,也充分显示了优酷网自2006年12月正式上线以来,在短短12个月里,其业务发展规模增长已经超过20倍。
说实在话,优酷这一年的发展的确很迅速,一切都按照古永锵的计划得以实现:一亿视频内容,一亿VV。下一步是要做一亿收入。出乎他意料的就是这严冬里的一纸《条例》,比预想的还要冷。还有一个所料不及的是,电视剧在网上的浏览需求这么旺盛,什么张钰事件,沈阳大雪等等热点都迅速沉淀。
本月底,条例细则将要颁布。媒体、从业者及所有这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在热炒了几天之后都在等。
10年前,互联网新闻内容(文字)刚起步时,要向新闻单位花钱去买新闻,现在是媒体的老总关注那篇文章被网络广泛转载。视频新闻和其他视频内容,在垄断了这么多年后要想放开裹脚布,绝不是一剪子可以解决的。
古永锵说:“在美国所谓优等国家的价值观体系下,包括记者、博客、评论人、观察家等,潜意识是比较难以接受别的国家飞速发展、平起平坐的现状,他们不大乐意外来品牌与其本国优秀品牌做比较。我们只是就流量而言,将发展规模和现状与 YouTube同期发展做了比较,他们就不平衡了,这种‘大国优势情结’屡见不鲜。”
在我们国内,大人物情节何尝不是如此,大人物总是怕别人来分享它的权利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他们的最好借口。
新闻快照:
1、2008年1月4日消息,正当国内为手机电视国标争论不休时,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提交的DMB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近日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为国际标准。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是通信和广播相融合的新概念多媒体移动广播服务。
2、目前我国的手机电视产业一共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电视标准分别是清华的DMB-TH、北京新岸线的T-MMB、华为的CAB、广电的CMMB以及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垄断内容的广电和和垄断用户的电信为争夺手机电视产业的主导权,分别力挺CMMB和T-MMB两大标准,互不相让。
3、继去年11月退出国家标准遴选以后,广电力挺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正在单边行动的路上越走越远。据CMMB产业链核心负责人透露,广电总局相关部门最新的建网规划是,在2008年7月前将CMMB信号覆盖到324个城市。2008年6月,一颗专门为CMMB手机电视网络服务、名为CMMB-STAR的卫星将被送上太空,与地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
另一个方面,电视手机却不管那么多标准之争,先让用户使用手机看上电视再说。目前已经有国内外厂商的20余种手机可以收看电视节目。收看的就是现有的电视节目(模拟电视信号),与上面的标准之争(数字电视信号)无关。这种手机,在不插移动运营商的SIM卡时,你打不了电话,但一样可以看电视,可以不受运营商控制。
数字信号的手机电视,卫星广播式无疑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地域,减少频谱之争。广泛实施后会带来一个“新产业”——手机电视解码,就先现在到处推销的安装家庭卫星接收器。广电到时候要控制境外内容估计更难了,因为境外的卫星也天天在咱脑袋上。手机估计也只有这种卫星方式,能方便的突破国境了。
不管怎么说,08年肯定是先用手机收看模拟电视信号,国产手机厂商也就靠这个出量了。聪明的地方台,先用这个拉住用户,比如江苏台。
广电的计划如果真能如期实施,将造成事实性的标准之一。至于电信或移动方面基于3G的手机电视,内容方面只有依赖互联网了——现在的播客(等)。两者的区分类似互联网方面的web1.0和we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