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7-10-31

搜狐07年Q3财报是搜狐历史上最漂亮的财报了,收入、利润都创了新高,股票大涨。于是,张朝阳在说了多年“华尔街不懂中国”之后,这次说:华尔街看懂中国了。


中国的纳市上市公司,这几年来一直在努力和华尔街沟通。各公司都有专人定期去路演、谈判、宣传。搜狐专门请了一个财务专家做这个事情,盛大的唐骏也是这个角色。当然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扎实的盈利数字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大的经济环境、人民币升值等也有影响。


在华尔街眼里,网络广告的市盈率是最高的,大约在33左右;网络游戏的市盈率在18。搜狐这次财报显示搜狐的收入构成中百分之30多的收入来自游戏,其他来自广告。


其实我觉得华尔街肯定不懂张朝阳的搜狐3.0战略的,只是看数字说话。我问张朝阳,百度要做c2c,提出搜索+社区+电子商务;搜狐也有搜索、也有社区,那么考虑过电子商务没有?张朝阳说搜狗还需要继续增大访问量用户量。


感觉上,张朝阳这几年来特别沉稳,说不清好坏。慢慢悠悠做了网游,终于挣钱了。原来做搜狗的时候轰轰烈烈,现在也沉下来了,要有大的收效可能还要几年。


说沉稳,就是在互联网的新模式方面搜狐从不第一个提,试水的事情都让别人做。搜狐慢慢跟在后面。


未来的搜狐模式,张朝阳的设计思路是新闻门户+游戏+个性网络应用,个性网络应用方面,目前的搜狐博客还需要进一步变化成多功能的个人门户。说白了,等于你现实生活中的住宅,甚至还要加上工作要用到的一些东西。要达到这个,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有关未来个人门户的事情,另文再说。

2007-10-29

目前中国互联网上活跃的,用户数在千万级以上的客户端软件有10款左右。若不是流氓软件的捣乱,客户端的用户发展情况可能比这个还要好。


客户端软件是优良的广告平台,但是在使用上,开发上应该关注用户和客户体验的结合。滥用,就可能造成流氓软件那样的灾害。


大度咨询认为:客户端广告的互联网化,建立开放的广告竞价平台,是客户端软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如果客户端软件能有开放的广告竞价平台,将可以和目前通用的广告联盟方式有所抗衡和互补。


客户端广告,是强有力的一种广告模式。特点是,资源位置有限、用户量庞大,直接到达,可以有信息反馈,图文音并茂。


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建立广告平台,广告主可以登陆平台自己选择广告位置、时段来竞价。部分开放,时间缩短。更新加速。。


具体运作要考虑差异化。付费用户的客户端是没有广告的,或者只有一个题图广告(没有声音干扰);免费用户的客户端是有广告的。


主要技术在于将广告资源统计归类建立排期系统,这个系统做好了,还可以联合其他客户端一起来运作。谁先整合好客户端的广告,谁就是新的赢家。

上下游

中国互联网元年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有很多种说法。年头最早的是电子邮件说,就是在中国发出第一封跨国电子邮件,就算中国互联网源头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到底是谁发的?目前也有争议,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时间有1986年8月25日和1987年9月14日之争


按照邮件的话,中国互联网起始应用就应该是1986年了。也就是张朝阳去美国求学的那一年。


1991年,美国老布什总统签署了“高性能计算和通信法案”, 拨款60亿美元创建国家研究和教育系统(NREN),专门用于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共同提高国家的信息基础系统(NII)的建设。这个法案的签署,标志着信息高速建设被提升到国家战略范畴。


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1993-2001)提出一个标志性的口号,“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中国政府方面,1993年3月12日,中央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即金桥工程。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


1995年8月9日,Netscape公开上市。Netscape的IPO募集了1.4亿美元,其股价更是从每股28美元飙升至74.75美元,Netscape的公司市值达到了22亿美元。这是互联网界的第一次IPO,互联网股票的第一炮震惊了世界。


1996年1月13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1996年4月雅虎上市。


1996年9月6日,吉通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国际互联网通信服务。


1996年深秋的一天,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


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


1996年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ISP-ICP于一身。


1997年1月1日,第一家政府新闻网站,人民网开通。ICP时代开始


1997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第一家商业(ICP)网站chinabyte开通。获得PCWEEK授权使用他们的内容,这项合作3个月后终止。之后,chinabyte开始翻译国外的内容,请人写专栏,同时建立自己的编辑队伍,做原创内容。后来的新浪联系董事长姜丰年,也为当时的chinabyte写过专栏文章。


1998年2月,搜狐网站推出,模仿雅虎模式。但这只是为了拿投资,3月,张朝阳拿到了第二笔投资210万美金。也是在这年2月,丁磊最终答应将中文免费邮箱系统以不到1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广州电信。


1998年6月之前,丁磊根本没重视过“网络门户”这个概念。一天,一个国外大网络门户站点的老板告诉丁磊,他们一个月的广告收入高达25万美元。这句话让丁磊猛醒,他意识到网上广告将可会成为网站最有前途的收入,回来后,网易就将首页向“门户”变了个脸,心想事成,网易改版后不到一个月,访问量激增。


1998年;9月15日,Sohoo推出2.0版,明确宣布要做中国第一网站;9月22日,网易全面改版,朝着中文网络门户方向迈出了第一步;10月20日,原四通利方论坛改为四通在线,宣布推出网络门户站点,尔后(12月)收购台湾华渊合并,推出新浪网。


1998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首次突破一百万大关,达到106万户。中国互联网在1998年走入门户时代,这一年,才是中国互联网大举兴起的一年。


资本层面看,张朝阳是正统的风投;丁磊是卖邮件系统挣钱来做网站;新浪王志东早期是用四通的钱,是打工者的状态。这也就决定了后来王志东以及新浪的命运。也就有了后来的说法:搜狐是张朝阳的,网易是丁磊的,新浪不知道是谁的。


1998年5月,因巨人大厦倒掉的史玉柱借款50万开始脑白金的运作。


1998年10月,3721成立,并且推出了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


 

2007-10-25

百度要做C2C了,还不知道是啥样子的呢就已经纷纷嚷嚷,这就是公司股价高带来的好处。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百度负责C2C的事业部经理李明远在这几天的曝光率超过了百度老总李彦宏。


看了很多关于这个事情的意见和建议,做一个简单梳理:


李明远说:


1、百度C2C=小商户销售商品的网页形式。(淘宝、拍拍目前也这样)
2、建立一个独立域名的平台。
3、几年内不赢利
4、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5、有可能推出QQ那样的即时通信系统
6、购买或开发一个支付体系(开发的可能性小)
7、搜索+社区+电子商务:网民在百度搜索商品,去百度C2C完成交易,同时在百度社区看/写相关评价
8、将C2C做成社区


百度产品副总裁俞军很有信心,“即将问世的百度C2C交易平台对用户而言将是商品最多、速度最快、使用最方便、运行最稳定的个人网上交易平台”。



业界声音:


1、百度未有盈利模式先搅局
2、百度此举是坐在金山挖煤矿
3、百度开通C2C平台,将改变互联网市场竞争格局
4、搜索与购物的结合将是对百度搜索引擎公正性的一个重大考验
5、搜索已经成为C2C的‘门户’
6、百度选在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前发布进军C2C的消息,意图微妙
7、百度需要一个能够将流量转化成更多收益的模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没有人讲,我看了这个信息以后觉得百度还是在学google,先声夺人压谷歌。


消息显示:今年6月,谷歌已经率先在美国本土推出了在线支付系统谷歌 Checkout,拥有谷歌账户的消费者可以将他们的信用卡和计帐信息一次性地输入到谷歌 Checkout海外在线支付,然后通过点击商家网站上的谷歌 Checkout 按钮付账。尚无社区资源和C2C布局的谷歌,先从中小企业入手是抢占B2B和B2C的上佳之举,在其基础上最终将过渡到C2C。


从这里可以看出,google的做法是,不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而是建立一个支付体系,并将支付体系的触角延伸到尽量多的交易网站/网页。用户搜索某商品到达某网页的时候,有google的支付按钮,就可以方便的交易。这种方式的公平性要比百度的做法大得多。而且也不需要自己运营c2c平台,这才是技术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玩法。


当然,在中国的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之下,google的做法在中国会有一些问题。于是李彦宏来了一个中西结合,产生了百度c2c这个怪胎,能否成长为怪兽,就看今后的造化了。

百度要做C2C了,还不知道是啥样子的,

2007-10-24

2004年,马云说:阿里不急着上市,我们要做百年老店。从99年创立才五年,不着急。另外,马云说阿里的员工都还年轻,主要是靠使命感驱动的。“这些才20几岁的年青人如果一下子都成为富翁,有可能会产生惰性,不再创新求异,固步自封。”


现在,阿里要上市了,希望马云和阿里的员工不要忘记使命感,不要忘记百年老店。套用马云的话:世界需要阿里这样的世界第一电子商务网站。


昨晚的《IT龙门阵》讨论阿里上市的事情,有位网友问阿里有了钱之后会做什么?


马云的答案:阿里巴巴未来几年将会全力投入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建设,投入100亿。


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包括什么?包括物流,包括支付,包括服务。细分下去,可能要从产品制造前的准备已知道废品回收的各个环节。


马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云很清楚,阿里巴巴(B2B)仅仅是电子商务产业链中信息交流这一个环节的成功,远远不是电子商务的全部。马云说:“产业链今天不建立起来,我们今后很难在国际上参与竞争,电子商务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卫哲在说道阿里有钱后的收购目标:未来的收购重点在三个方面:新技术公司,发展扩大用户数及拥有大量客户基础的公司。


还有一个花钱的地方,海外拓展顺序是: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


马云的整体布局上,还有淘宝、支付宝、口碑、中国雅虎(搜索)、阿里妈妈,现在只有B2B闪光了,其他珠子还需要一个个嵌在产业链上,串联起来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