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04-07-26

CEO汪延首次承诺

新浪一年后消灭弹出式广告

晨报讯(记者 张旭光)新浪首席执行官汪延表态:“给新浪一年时间,我们争取解决弹出式网络广告对网民的骚扰。”
这是中国所有大型网站中,头一次有高层就弹出式网络广告的未来作出表态。
目前,中国8700万网民正遭受着弹出式网络广告的“迫害”。这种广告浪费网民时间不说,还经常会造成上网用户死机,部分有经验的网民则四处下载有关的广告屏蔽软件。
但广告主对弹出式网络广告情有独钟。汪延承认,弹出式网络广告严重伤害了网民的上网体验,但网站出于生存考虑,很难拒绝广告主的要求。
“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钱的问题。”汪延无奈地说。但他发誓,只要新浪能继续目前良好的增长势头,用一年时间,新浪愿意拒绝弹出式网络广告给网站带来的巨大金钱诱惑。
在美国乃至日本,包括雅虎在内的多家主流网站从去年开始已拒绝弹出式网络广告的经营。但在中国,除了新浪以外,目前还没有一家门户网站作出这种承诺。

(北京晨报网站)

对于方正集团来说,当初关于武汉证券任何美好的设想,到现在都已经变得黯淡无光。

2004年7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武汉时,方正集团正式掌控武汉证券已近半年时间。在2004年3月的武汉证券股东大会上,来自方正的陈勇被推举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武汉证券由此踏入方正时代。

“虽然武汉证券困难重重,但这将近半年时间里,方正并没有投入任何资金,相反却从武汉证券变现了5亿资产后,正在逐步撤离。”武汉证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记者了解到的另一种说法认为,方正目前从武汉证券抽身的迹象明显。为这种说法提供佐证的是,方正集团已经将武汉证券名下几乎所有有效资产转移到武汉正信投资公司名下。正信投资为武汉证券第一大股东,其控制人为方正集团。

而留给武汉证券的,除了20亿元的债务,其他似乎别无所有。

武汉证券陷阱

在这半年时间里,逐渐呈现在方正集团面前的武汉证券,是一个巨大的债务陷阱。

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2001年武汉证券增资扩股时,由于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上海唯亚实业公司成为武汉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但上海唯亚拟投入的注册资本金却一直未能到位。

不仅如此,唯亚在掌握武汉证券以后,迅即以武汉证券为平台,展开了一系列总额达30亿元的融资活动,一步步将武汉证券带入深渊。

上述人士指出,这些资金一到武汉证券以后,在账上根本不作停留,就被划到上海唯亚的账上,供该公司在二级市场炒作长春长铃股票(现“中房股份”,600890.SH)。

另外,武汉证券尚有为上海唯亚在当地的贷款进行担保,涉及金额3亿元,武汉证券以自有资金向上海唯亚提供借款2亿元。

这位人士透露,上述各类款项在经过消化以后,目前仍剩下20亿元左右,成为武汉证券沉重的包袱。也有武汉证券方面的人士认为,目前上海唯亚遗留给武汉证券的负担仍达30亿左右。

关键的问题是,目前上海唯亚已经人去楼空,其控制人魏武已经远遁海外,其留在上海的仅一个叫阿辉(黄国辉)的人,与武汉证券周旋。

“当初签订的各种手续本身就不健全,而现在阿辉又不配合,这些债务只能由武汉证券承担了。”内部人士说道。记者一直未能联系到阿辉本人,上述说法未得到他本人的证实。

据悉,方正集团为解决武汉证券的巨额债务问题,亦四处奔波。这其中与中电财务、上海信联等主要债权人进行协商,提出了包括债务转股权等一揽子方案,最终未能取得债权人的认可。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2003年7月,为应对武汉证券债务危机,一个计划即在方正内部诞生,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2004年4月,中房股份股价雪崩以后,上海唯亚资金链爆裂,武汉证券彻底跌入深渊。而此时,方正集团却成功实现了“诺曼底登陆”。

?

2004-07-22
【IT圈儿】港湾人力资源教案(全图)
【2004-07-20 15:00】【采风】 【chinabyte】

??? 我前年大学毕业,当时的愿望加入华为。只是华为在前几年鲸吞大量人才后不消化,遭遇冬天,不招收应届生,让我颇有生不逢时之憾。

??? 港湾那时招人,港湾的高层团队来自华为,李一男也是我的榜样,所以我放弃了去外企的机会,到了港湾做交换机的开发。创业的氛围真好,大部分的同事都来自华为,据说论平均的资历和水平,应该比华为本身还要高。

??? 也就是港湾公司开始自己做研发起,代理华为的业务断了。据市场的兄弟讲,华为对我们打压的很厉害,有时都不惜成本送。去年末,又有不少的同事被反挖过去,二个月前,我也“有幸”接到华为的电话,说实在的,条件还挺诱人,更何况可以实现我进入大学以来的夙愿—加入华为。虽然在港湾也了解了华为的种种。

??? 我和一个做项目经理的师兄聊了聊,他劝我留下,并给了我一套胶片。我看了以后还是有点举棋不定,公司虽然在做上市准备,但不时有一些不好的消息——业绩做假期,华为打压——所以将这些胶片贴在网上,请过路君子帮助支支招,我该何去何从……

?

转载

?

做假还是做秀?
????――向搜狐总编李善友请教的几个问题

??? 知道搜狐有个李善友主编还应该感谢木子美,这个妖女在互联网搞得最凶的时候,中国互联网的精神博士(精神领袖物理博士)张朝阳和李善友大谈互联网的良心和责任,一下子掐住那个小妖女的咽喉,所以当时印象非常深刻。

??? 今天想请教问题的起因很简单。偶虽然不才,但喜欢看新闻,不过现在的网络新闻基本上瞄个标题就知道内容了,所以偶最喜欢看新闻后面的留言,听听网友评论与交流,比看新闻都来得享受。就好象抽烟一样,偶本人不喜欢抽,但喜欢看人抽或者被抽(被动挨抽)。哈

???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想请教李大总编的问题还没有说出来,那咱们就不绕圈子了,直接说主题好不好?为了怕引起阁下及搜狐不快,本人承诺,以下事实皆为句句有证,言语若有得罪之处,请您多多谅解。

???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您是否可以告诉搜狐新闻后面的网友评论留言条数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真有那么多还是你们制造出来的,或者是某种非正常情况引起的留言变异?

??? 您先别着急回答问题,别赶着申辩搜狐肯定没有做假。那样有些问题我们再讨论起来就没有意义。

我们先看看您的网站7月3日发的一条新闻。

解放军东山岛海陆空联合军演将于本月举行

应该说这还是个不错的新闻,你们没有做专题,新闻是7月3日凌晨00:00发布(如果不是系统自动编排,说明你们的编辑真敬业),到今天为止这条新闻共有26440条评论,说明此新闻很受关注。但细看网友留言时间,却觉得有些问题需要请教。

新闻是凌晨时分发出,这也是网上人最少的时候。但看搜狐的留言,这26440条留言,从零点到早上七点一共有20000多条,而从当日早八点到晚12点网民数量最多的留言一天加起来还不到4000条。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新闻后面的评论从1:00-7:00每5分钟就是10页(包括3:00-5:00这段上网人数最少的时段)。

留言的网友的评论一下子就好象从网上冒出来,用本山大哥的话说就是“忽悠一下子,就起来了。如果是发生911这样的大事也可以理解,或者是台海战争真的打起来了,那也可以理解

所以我想请教李主编:

第一,?这条新闻后面的留言如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

第二,?此新闻不具有轰炸性,但为何会在零点到早七点这一网民最少的时间段内聚集了如此多的评论?

第三,?难道搜狐的访问者都喜欢在零点以后留言吗,而放着一白天的时间看新闻吗?

第四,?为何会出现在同一分钟内留言竟然达到100余条以上的现象?

第五,?为什么会在后半夜3:07-4:07这一个小时时间段内,此新闻背后出现123页的评论,大约2460条评论?而在其后将近20天的时间内,留言都没有超过2000条?

第六,?如何不是技术上的原因,是不是搜狐编辑的学问,公然作假,欺骗读者?

第七, 如果不是编辑作假,您如何解释这个现象?
http://comment.news.sohu.com/comment/topic.jsp?id=220831885&page=944

http://comment.news.sohu.com/comment/topic.jsp?id=220831885&page=821

(以上为连接地址的比较,821页为3:07,944页为4:07)

相同的事还发生在7月13日的这条新闻上

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与陈水扁举行一小时会谈

搜狐从末页-第31页(总共744页)时间显示为7月13日11:18-7月13日11:31,即13分钟上贴数为14200(710页)余条。我想这样疯狂的上贴量除了造假之外,您在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起始页面链接:
http://comment.news.sohu.com/comment/topic.jsp?id=220978595&page=31

http://comment.news.sohu.com/comment/topic.jsp?id=220978595&page=744

?
第二层次的问题:

??? 以上所列举信息如果不是技术上的原因,那么可以肯定就是搜狐自身的责任。说得更确切一点,你们是在欺骗公众,作假评论来彰显业绩。

如果真是如此,搜狐的新闻评论还有什么诚信真实可言?

网络的舆论力量还有什么真实性可言?

如果连留言评论都可以造假,那么你们的财务报表是不是也是不真实的?

你们怎么要纳斯达克买你们股票的公众相信?

你们怎么向政府与网民保证新闻的公信力?

以此为基础,我要向李善友总编请教(张朝阳博士也可以谈谈):

此处所列留言评论的现象您可否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是造假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到底都是谁参与了造假,是某个编辑的个人行为还是搜狐公司的整体欺骗?

如果查实是造假的话,您如何向公众解释?

??? 您在2003年11月16日针对木子美发表《互联网的良心和责任》一文,那么我想请您捧着良心,抱着对网民、搜狐、新闻公信力负责任的态度来回答这些问题。不要一谈木子美搜狐就有责任和良心,而一谈黄色短信一谈留言评论造假我们就没有良心。

??? 所以请李善友主编您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并能回答一个普通网友的提问。

注:为保证此文的真实性,特意将两条新闻的留言评论截屏图附后,希望大家鉴定,并将连接地址奉上,希望搜狐公司保留此证据,做为我质疑的证明,也做为你们解释的依据,不要象去年质疑黄色短信一样,很快就被删除了,害得我一个字一个字将这些经典的短信打在手机上,做为个人午夜把玩之用。

一个普通的网友的提问。

2004-07-01

今天的QQ真真是了不得了,上市了,有望募集12.58亿港币。

21世纪经济报道的邱伟说:“网络造富神话再次显现。这一次,轮到了QQ的主人腾讯。”
互联网老英雄王峻涛说:“毫无争辩的压倒性市场份额,拥有活跃用户最多的中文网上社区,做到这一切,只用了6年。这是腾讯的光荣,也是中国网络用户的光荣。”
他们都是老牛的朋友,平常是比较吝啬说别人好话的,这次却很慷慨。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老牛的另一个朋友,网易科技主编李明顺,说了一些让QQ人不满意的话:“不管腾讯得到qq.com.cn域名的行为是不是商业污点,对一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来说,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早在5个月前发生的事情,我们现在拿出来,只是想提醒腾讯,在上市后别忘了自己是一家有社会责任的公司,是一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是阳光和透明的。”

不管怎么说,腾讯的上市都是互联网企业的一件大事,无疑会被载入史册,我也就借光,再来说几句。

马化腾自己的QQ号码,10001,现在值多少钱是很难估计了,但圈内有不少人知道在2000年初的时候,马化腾曾经想卖掉QQ、卖掉它的公司,开价大约是200万还是几百万。马化腾找过的买家可能有好几个,其中一个是现在IT168的董事长兰江。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卖出去,很快,马化腾就再也不想卖的事情了。

到2003年,IT168想要有一个为自己客户服务的即时通讯软件系统,希望腾讯能在其BQQ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造。但,腾讯已经不把这点小钱看在眼里,短信、广告等等的收入,足以让马化腾成为2003年底的某些场合的年度人物了。

1999年的时候,上网的人们还瞧不上QQ,那时候拥有ICQ才够份。如同现在的部分it小资要用MSN而不用QQ一样。我的朋友网名叫九点的,99年注册了几十个5位的QQ号码,到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除一个常用的以外,就已经都被收回了。

2002年的时候,找腾讯的朋友还能要到5位的QQ号码,送人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2003年就很难要到了。上面说到的王峻涛,马化腾给了他一个x8848的号码,当时他还在8848,这可能也是他说马化腾好话的一个原因吧。从2000年到2003年,腾讯一直参与赞助DONEWS的活动,毛公仔一直是聚会时朋友们喜欢要得小礼品。

2002-2003年,是腾讯血腥积累的时期,QQ秀、QQ币什么的,折腾得一帮小青年天天泡在腾讯的网站上折腾。有段时间除了要找回传奇游戏密码的人之外,就数要找回QQ密码的人多了。老牛我的QQ号码也被盗过一回,瑞星的朋友马刚,还把那个木马命名为“牛角尖木马”。

2003年,一帮从QQ出来的人开发了一个类似的即时通讯软件,朗玛UC开始推广,2004年初卖给了新浪。显然他们没信心打败马华腾了,天时地利都不是当初那个时候了。不过到是有人去注册好的UC号码来卖,卖得QQ币,然后去QQ游戏里“赌”……

2004年初,chinabyte年度风云人物颁奖的会议上,马化腾在获奖人里就坐,依旧的谨慎、不张扬,发言简短。现在终于成了上市的正规军了,不知道下次见到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倒是前天聊天的时候,搜狐的一位朋友说,他们那里有不少人去了QQ工作。

在我看来,QQ有成为中国最大的社区网站或社区门户网站的机会,但现在的对手也更强大了。

??? ?2004年6月15日得到两个消息,两个著名的网站在同一天启动了各自的行销方案,网易的选择是“体育梦想中国行”扬帆起航,卓越网的选择是“全国选美”召唤城市大使和卓越之星。

???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仅从两家营销活动的主题上,高下已经可以分出来了,不用再对各自的投入、预期结果去分析。

??? 欧洲杯已经让大家疲劳了好几天了,看不看每晚2:45的那场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因为难以选择,我不禁憎恨起BENQ来。就是他们去年11月赞助本届欧洲杯的选择,使得现在场场都有直播,让人苦不堪言。如果不转播,就有了不看的充足理由。现在的情况是每晚我对着直播主持人桌子上BENQ的牌子,都想“诅咒”他们几句。

??? 新闻里“现在你只要购买BenQ指定产品,就有机会成为明基会员并有机会加全程免费的BenQ2004欧锦赛观战团,亲历精彩球赛!”的广告语,因为人家BENQ出了赞助的钱,也变得不那么可恨了。

??? 进入2004年以来,联想赞助了2008年奥运会,BENQ的欧洲杯使得齐达内变成了媒体上的“圣齐达内”。现在,网易有傍着畅销的体育精神,把自己的嘉年华推广活动包装成了大众的体育梦想。体育行销,这个对中国人来说处于夹生的概念,就有一次被煮到了沸水锅里。

??? 我所知道的IT企业打体育牌,较大较早的就是王峻涛时期的8848网站,当年他们用风险投资赞助了一支甲A足球队,大约的金额是两千万一年。理由很简单,不赞助的话,风险投资的钱花不完。

??? 事实上,真正的体育行销,必须有一个长久的概念,没有5-10年的坚持,所花的钱基本完全等于烧钱。所以就有记者在网易的新闻发布会上问,网易做“体育梦想中国行”是不是在烧钱?

??? 不管网易的动机是什么,7个城市的老百姓可以去网易的体育嘉年华上免费娱乐,就是一件好事。就算是网易对网友的回报吧,大多数人会欣然接受的,首富丁磊做些善事也是应该的。

?? 找骂得就是卓越网的选美,这个在互联网上真假MM都不可爱,真假MM都受骗的老早被玩腻歪了的创意,居然又被抬了出来。先不说女权主义者的不痛快,单说本案的创意策划人员,心里就总有那点让人怀疑的死角。

??? 一个熟知卓越网的朋友说,他们也就能玩点这个了。他们的某位当家人,心里一直有着深深的美女情节。曾经的志向就是当一个导演,躺在沙滩上的太阳伞下对着女演员指指点点、挑挑拣拣。

??? 上面的话也许是一个玩笑,但是对于以文化商人自居的卓越网来说,文化难道仅仅是美女、仅仅是盗版盘么?从一个活动的策划,完全可以看到活动策划人以及企业领导的水准,不过而而。

??? 对此,
??? 女权主义的声音是:凭什么要让你卓越网来评定我的美与丑、智或憨。
??? 精明派的声音是:你卓越网所承诺的“有机会获取最高10万元的服务奖金”,是对一个人,还是对最终获胜的10个人,还是对所有的参赛者呢?
??? 流氓派的声音是:管它什么天上人间还是阴曹地府,是MM我就看。或者,管它谁评我,有人看我这个MM,听说还有人给钱,就让他们看吧。

??? 人,就因为态度的不同,分出了高下,分出了丑俊。